News

转换思路,研究者又想到了会显著影响免疫功能的代谢。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功能障碍NK细胞中有15%的代谢产物受腹水影响改变,NK细胞的脂质组改变显著,在测量的脂质中有过半显著增加,包括磷脂和鞘脂等极性脂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分子方法,通过应用BCI(一种抑制DUSP6以维持ERK通路激活的化合物)来延长氯胺酮对小鼠的 抗抑郁 作用。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BCI ...
近年来,我国医药创新取得长足进展。2015-2024年期间,中国原研新药数量超越美国,多款中国原研新药在与国外原研药“头对头”比较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优效,中国医药创新能力已初步改写世界格局,中国医药产业正以新的角色加速融入全球医药工业产业链。未来跨国药 ...
5月17日 ,全国首家三级标准的外商独资心 血管 专科医院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 ...
近期,BMC旗下《分子神经退行性变》杂志发表了一篇来自东芬兰大学团队的论文,研究者们对芬兰五十余万人的基因组和健康数据进行了分析,首次发现 TYROBP 单等位基因缺失与AD和痴呆风险增加、发病年龄更早有关。
在一项新的概念验证研究中,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一种新的药物设计方法可以将药物直接给送到小鼠肠道,其剂量大大低于目前的IBD治疗方法。具体而言,他们引入了一种名为“GlycoCaging”的机制,它能将药物完全释放到肠道下部,剂量比目前 ...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其复杂性在于多种分子机制的相互作用。其中,APC基因突变是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的分子事件之一,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存在APC基因的失活突变。AP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黏附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失活会导致 ...
随着微生物组研究和个性化医疗的兴起,了解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我们对防晒、免疫疾病、皮肤癌甚至光疗的看法。研究人员指出,未来他们可能会开发出调节微生物代谢的局部治疗方法,从而以最小化、维持或增强紫外线诱导的免疫抑制。这在光疗等临床治疗中 ...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神经胶质细胞会对代谢信号做出反应,而这些反应会影响它们的钙活动。总之,这些结果将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动与代谢状态和睡眠调节联系起来。未来,它们可能会激励人们进一步研究神经胶质细胞对睡眠的贡献,这也会增进人们对睡眠和代谢紊乱的了解。
华大智造DNBSEQ-T7测序仪被业界誉为“超级生命计算机”,支持PE100和PE150测序读长,支持1~4张载片灵活上机、独立运行,最快可在24小时内生成至少7Tb的数据,单张载片有效reads数提升到了5800M。它超强的日生产能力使其广泛适用于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组测序、多组学、医学科研、农业基因组学、复杂微生物群落宏基因组学等领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威康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小鼠和人类为研究对象,发现了第二大常见 肺癌 的“起源细胞”及其在肺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方式。他们指出气管中的一个基底细胞群体会超越其他类型的细胞,成为主导细胞,最终入侵并占据肺部的大片区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Science 杂志上。
相达生物科技国际有限公司(下称"相达生物科技")今天宣布成功完成3,4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相达生物科技是一家创新的生物科技公司,其突破性的尿液基因检测技术为早期疾病检测带来了全新变革。本轮募资为 2019 年以来亚洲诊断技术领域最大规模的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