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ANN是华为自研的AI计算架构,具备统一的端云部署能力。依托昇腾、麒麟NPU硬件共架构,开发者一次开发即可面向端云协同部署,显著降低模型适配和算子开发成本,提升AI能力在多平台的部署效率。
7月24日,以“倾听·践行 服务行业数智化 ...
虽然说英伟达的股价是在 2020 年之后开始逐步起飞的,但真正的历史原因却要追溯到 2006 年 Tesla 架构的发布和 CUDA Toolkit这两大技术突破中。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系统级芯片(SoC)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广泛闪耀于手机、智能家居、车载设备等众多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电子设备不断革新的核心力量。它将 CPU、GPU、内存以及各类通信模块精妙集成于方寸之间,宛如把设备的 “智慧大脑” 浓缩进了一个小小的芯片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 ...
哈喽,大家好呀,我是呼噜噜,今天我们来科普一下CPU引脚类型,这是之前有个读者朋友希望我能整理一下这方面知识,这不就来了嘛,虽然时间隔得有点久,咳咳~ 我们经常听说过,CPU引脚和针脚这两个说法,是不是特别容易混淆? 但其实他们本质是一样的,区别主要是因为CPU接口采用了不同的 ...
今天,我们继续往下讲,说说芯片(晶粒)的制作流程。 这个环节,是芯片制造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我尽量讲得通俗易懂一些,也希望大家能耐心看完。 氧化 首先,在切割和抛光后的晶圆上,我们要先做一层氧化。 氧化的目的,是在脆弱的晶圆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氧化层)。氧化层可以防止 ...
编辑 | 云昭 CUDA一直被视为英伟达GPU的最强壁垒,让许多业界的玩家望洋兴叹。 但,今天这篇文章会给各位习惯C++、CUDA开发的大佬提个醒: 有一种新的编程语言,正在AI圈兴起,撬动英伟达的围墙花园。而CUDA也不再是护城河。 近日,一位大牛 Thomas Cherickal,发表了一篇博客,阐述了一种新的编程 ...
面对AI时代带来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如何破局?即将在2025年5月23-24日举办的鲲鹏昇腾开发者峰会上,或将会找到更好的答案。 当前,以 GPT-5、盘古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向千行万业渗透,在加速AI应用在不 ...
Rambus下一代CryptoManager安全IP解决方案能够提供逐步提升的功能集成度与安全性,让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安全功能级别,以此满足不同客户的独特需求。
英伟达这几年很火。因为AI的带动,它几乎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公司。 我们总是会在网上看到和英伟达有关的一些名词,例如: A100、B100、H100、GH200、GB200、NVLINK、NVSwitch、DGX、HGX、Quantum、Spectrum、BlueField、CUDA等等。 这些名词看多了,就有点晕。搞不懂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关系。 今天这篇文章 ...
本文从目前业界实现Jenkins的高可用的实现方案,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引入vivo目前使用的Jenkins高可用方案,以及目前Jenkins资源的调度方案的设计实践和目前的落地运行效果。
今天文章所说的BRAS,是另一个BRAS,全名叫做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也就是宽带接入服务器。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