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此外, 朱鹮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其野外生存状态可直观反映栖息地的生态健康水平。对朱鹮的系统性保护,将同步实现对栖息地内伴生动物类群的伞护效应,强化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四川沐川朱鹮繁育中心迎来历史性时刻—— 首批12只亚成体朱鹮放飞大自然,在沐川湿地公园定居。这是西南地区首次开展朱鹮野化放飞,标志着四川在珍稀濒危鸟类保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朱鹮的生存状况一直牵动人心。这种被誉为“东方宝石”的珍禽,一度被认为已在野外灭绝。1981年,全球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在陕西洋县被发现,由此开启了中国拯救这一物种的行动。经过40余年的不懈努力,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从7只恢复至1 ...
5月22日凌晨,宜宾市屏山县警方发布警情通报。5月20日12时许,屏山县发生一起放火案。经查,犯罪嫌疑人文某(男,27岁)于当日上午前往一纺织厂车间点火引发火情,后文某被现场处置民警控制。
从乡村的灵活就业到高端产业的技能培训,四川的就业帮扶正在不断拓展。在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的实训室里,27岁的退役军人张学友正指导学员学习工业机器人零点校准。这位成都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去年通过“智控工匠”公益培训实现转型,11天集训让他从电工 ...
5月22日,12只朱鹮在沐川湿地公园放飞野外,这也是西南地区首次实施朱鹮野化放归。 近日,四川在线记者来到沐川朱鹮繁育中心,探访这些“四川籍”朱鹮野化放飞背后的故事。
历经40余年保护,全球朱鹮种群已从7只恢复至1万余只。但这也意味着1万余只朱鹮均为近亲,其后代面临的基因病等问题困扰着科研人员。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朱英团队创新检测方法,将朱鹮亲子鉴定准确率提升至98%,为朱鹮后期基因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绿电+算力”融合发展,甘孜州已有探索。去年年初,全省首个绿色“智算舱”在康定市孔玉乡折洛沟建成运营。投运一年多,这个“智算舱”全年消纳弃水电约70万度,直接为电站创造电费收益18万元,验证了“绿电”就地转化为“算力”的优势。
“走进沙湾,抬头可见的是凤凰路灯,寓意来自郭沫若诗作《凤凰涅槃》。”沙湾区委书记、区长汪秀丽说,沫若文化嵌入城市基因,让沙湾有鲜明的辨识度。但要擦亮这块金字招牌,需要借势。
近日,四川港投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港口公司”)正式揭牌,四川推进现代化港口体系建设不断加速。今年1月,四川在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三港融合的基础上,扩容南充港和广安港,四川港口公司随即更名,五大“港口天团”正式出道。
“鸿华XX”货轮载运着5200吨来自海外进口的锂矿石,经江海联运至江苏太仓港后,由该轮转江运到泸州石龙岩码头,“鸿华XX”货轮在泸州石龙岩码头顺利靠泊,标志着该码头迈入万吨级船舶作业时代。
省农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干旱高温天气,对全省小春作物收割与晾晒是利好。具体来说,全省夏粮早在半个月以前已形成了产量,持续的高温少雨,加快了夏粮的成熟进度。同时,也降低了收割难度和收割后的晾晒难度。因为,田块和粮食作物相对干燥,有利于机械化收割、晾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