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on MSN2 小时
GPT-5发布的真相:搞钱,比AGI更重要
GPT-5的发布引发了广泛讨论,但其背后的核心逻辑似乎并非单纯的性能提升或对AGI(通用人工智能)的追求。本文将深入剖析GPT-5发布的真相,探讨OpenAI为何将重点放在了“搞钱”而非单纯的AGI突破上。从性能优化、价格策略到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G ...
Investing.com - 德意志银行概述了GPT-5发布的六个关键原因,强调了其技术改进、市场影响和竞争影响。
奥特曼用三个身份类比了OpenAI的三代模型: GPT-3像是高中生,偶有灵光闪现但常伴挫败感;GPT-4像大学生,具备真实智慧与实用价值;GPT-5则如同按需召唤各领域的博士级专家,随时助力达成目标。
新京报AI研究院发现,GPT-5确实做到了奥特曼提及的“智能、直观且快速”,在产品水平和用户体验上都有进步,但其依然没有摆脱大模型固有的幻觉问题,并且该问题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为明显。
“更稳”,针对的是AI大模型普遍存在的“幻觉”问题。OpenAI官方反复强调,GPT-5在事实性与安全性上比前代显著进步:更少的幻觉、更少的“编理由”“迎合性回答”,在“该不知道的时候更愿意承认不知道”。这既是对过去一年里“推理模型幻觉陡增”的纠偏, ...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第一时间进行实测后发现,被寄予厚望的GPT-5, 其输出的文章“AI味”似乎比以往更重了 。与此同时,全球用户与行业专家的反馈也颇为尖锐: GPT-5的写作能力被指出现“倒退”,编写的代码被讽刺为“美而无用 ...
钛媒体APP on MSN1 小时
GPT-5离“神级AI”还有多远?
文 | 定焦One,作者 | 王璐,编辑 | 魏佳 多次跳票后,GPT-5终于亮相。 美国西部时间8月7日(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明星AI创业公司OpenAI发布了新一代大模型GPT-5,并向所有用户开放使用,包括免费用户。
GPT‑5 是一个包含三个模型的统一系统:回答大部分常规问题的高效应答模型、解答复杂难题的深度推理模型「GPT‑5 Thinking 模式」,以及根据对话类型、问题复杂度、工具需求及用户明确指令(例如输入 ...
虎嗅APP on MSN9 小时
GPT-5快抢走打工人饭碗了
用户将企业的各类数据一股脑抛给 GPT‑5,模型在五分钟内交出了一份堪比创业公司 CFO 级别的动态财务看板。所有数据项都自动映射,支持调整、更新、筛选,UI 也堪称“即用级别”。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 Ethan Mollick 认为,由于 GPT-5 是个集成模型,其中一些模型表现优异,而另一些则较为平庸。 OpenAI 并未公开底层模型选择的细节,这种不透明性可能导致用户对 GPT-5 的表现感到困惑。
与上一代相比, GPT-5最大的结构变化是采用集成模型架构 ,首次将大语言模型(GPT系列)与推理模型(o系列)深度融合。这意味着,系统将自主判断问题的复杂度,必要时调用更多计算资源进行“深度思考”。 奥尔特曼称,这是普通用户首次接触 OpenAI的 ...
在2023年底的内斗风波中,Mark选择站在奥特曼一起,奥特曼在被剔除后又在短短几天内戏剧性回归。随后,OpenAI迎来一波高管离职潮,包括前CTO Mira Murati、前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联创John Schulma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