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海洋性岛屿因其地理隔离性,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然而,人类活动导致的外来物种入侵(如黑鼠、野山羊)已使全球多数岛屿的海鸟种群灭绝,伴随而来的是海洋向陆地的物质运输功能丧失,岛屿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陷入危机。目前,关于原始未受干扰岛屿的生态系统结构与物质循环机制的认知严重不足,多数研究仅聚焦于受干扰或修复后的环境,缺乏可参照的 “自然基线”。因此,解析未受人类干扰的 pristine ...
《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近日发表了题为“Beyond cell atlases: spatial biology reveals mechanisms behind disease”的文章,讲述科学家们如何利用空间生物学来揭示疾病背后的机制。 细胞之间的 “对话” 往往隐藏着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密码。传统的单细胞RNA测序技术虽能解析单个细胞的活动,却丢失了细胞在组织中的空间 ...
2025 年 5 月 20 日,我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管晓东研究员团队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内科学系、药理及药剂学系李雪助理教授团队合作,在肿瘤学权威期刊 《 柳叶刀 · 肿瘤 》 ( Lancet Oncology ) 发表了题为 ...
2025年5月16日,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物理科学部在北京召开第九届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江松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数学物理科学部主任陈仙辉院士主持会议,副主任倪培根介绍有关情况。
为探索慢性不完全颈脊髓损伤(SCI)康复新策略,研究人员开展闭环迷走神经刺激(CLV)联合强化任务导向训练的双盲 sham 对照研究。发现 19 例患者经 12 周治疗后,臂手力量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升,提示 CLV 或为 SCI 康复提供新方向。
为探究液态碳结构及物理性质未知的难题,研究人员利用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原位 X 射线衍射技术,在约 100 万大气压下测得其结构。发现液态碳为复杂流体,具瞬态键合和平均约四个近邻,验证 DFT-MD 模拟,为行星内部等研究奠基。 碳作为生命和有机化学的核心元素,其固态 allotrope(如金刚石、石墨)早已成为现代科技的基石,然而液态碳的世界却长期笼罩在神秘之中。长期以来,液态碳的结构和大部分 ...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与60-80%的病例有关。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了与AD有关的分子通路,确定了一些潜在的蛋白标志物。不过,这些研究主要关注脑组织和脑脊液。
肢体再生的位置记忆机制尚不明确。为此,研究人员以墨西哥钝口螈为模型,探究前后轴位置记忆的分子基础。发现 Hand2-Shh 正反馈回路维持后部身份,且前体细胞经 Shh 诱导可重编程为后部记忆状态。该研究为再生医学提供新方向。
【编辑推荐】为评估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接种率提升对全球≥50 岁人群的公共卫生效益,研究通过 Markov 模型分析发现,全球接种率提升 5%(70% 二剂次依从性)可减少超 1000 万例带状疱疹(HZ)病例,且年轻接种群体需种人数(NNV)更低,凸显早期接种价值。
在抑郁症治疗领域,五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是关键靶点。为明晰 SERT 转运 5 - 羟色胺(5-HT)及受小分子调节的机制,研究人员开展深入探究。结果揭示了底物新变构位点,展示其转运路径,为开发新型抗抑郁药奠定基础。
大脑如何利用先验知识预测即将到来的感知体验?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神经科学领域。现有研究表明,海马(hippocampus)在感知过程中对预测关系的利用至关重要,但关键争议在于:海马究竟是向感觉皮层传递预测信号的发起者,还是从其他脑区接收预测信号的终端?例如,虽然已有研究在海马中发现预测刺激的神经表征,且海马与视觉皮层的信息连通性在学习关联后增强,但传统 fMRI ...
为解决地幔柱物质来源中是否存在核-幔相互作用的争议,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洋岛玄武岩 (OIB)中钌 (Ru)和钨 (W)同位素组成,首次发现夏威夷玄武岩具有显著高于环境地幔的ε100Ru值与非放射成因μ182W特征,证实其地幔源区存在地核物质贡献。该研究为核-幔物质交换提供了同位素直接证据,发表于《Nature》。